近日,教育部發(fā)布了*新版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,相比前兩年的微調,今年的體質健康標準“動了大手術”。這對我市中小學生有沒有影響,記者昨進行了走訪調查。
800米、1000米長跑變“必測”
解讀:選測變必測 防止“避重就輕”
新修訂的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適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學、初中、普通高中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、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,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,身體形態(tài)類中的身高、體重,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,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、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。
解讀:
揚州市教研室副主任李建勇指出,臺階測試和長跑都是考查耐力和心肺功能,以前是學生自己選,但從實際測試來看,每個學生選測項目不同,很難跨年度進行體質健康跟蹤比較,而且有的學校會避重就輕,所以今年進行了統(tǒng)一,而長跑相對來說更容易參與,一年四季都能跑。
"今后體測項目統(tǒng)一了,就能對測試結果進行跨年份、跨群組和跨區(qū)域分析比較,全方位動態(tài)地掌握學生體質健康變化趨勢,及時采取干預措施"李建勇如是說。
按分評等級 身高體重也算分
解讀:太胖太瘦難及格 勻稱就行
《標準》指出,體測的學年總分由標準分與附加分之和構成,滿分為120分。標準分由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組成,滿分為100分;附加分根據實測成績,比如1分鐘跳繩、引體向上、仰臥起坐等加分指標進行加分,滿分為20分。
另外,各組學生按總分評定等級,90分及以上為優(yōu)良,80分至89.9分為良好,60分至79.9分為及格,59.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新標準中身體形態(tài)類中的身高、體重是所有年齡段學生的必測項目,在總分占比中達15%。
解讀:
“現(xiàn)在很多女學生,特別是女大學的低體重率居高不下,那么按照新標準這樣的“豆芽”都不達標。”李建勇解釋說,這里的身高體重在體測標準中以體重指數(shù)的形式出現(xiàn),并不是單純地看孩子的身高或是體重,而是看孩子身材的勻稱度。
至于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天生膽小,吃不胖影響評分,李建勇表示學生無需擔心,只要勻稱就行,同時他給出一個體重指數(shù)(BMI)=體重(千克)/身高2(米2),家長不妨按照公式算算,對照表格,家長可以看到這個指數(shù)在正常范圍內,說明孩子的身材是比較勻稱的。
體測達良方可評優(yōu) 不合格或將影響升學
解讀:建立“健康檔案” 掛鉤評優(yōu)“逼”出好身體
新版標準強調,每個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,特殊學制的學校,在填寫登記卡時可以按規(guī)定和需求相應地增減欄目。學生畢業(yè)時的成績和等級,按畢業(yè)當年學年總分的50%與其他學年總分平均得分的50%之和進行評定。
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,方可參加評優(yōu)與評獎;成績達到優(yōu)良者,方可獲體育獎學分。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,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,補測仍不及格,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。普通高中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(yè)時,《標準》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(yè)或肄業(yè)處理。
解讀:
過去家長對體測一直不怎么重視,此次新規(guī)定對于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視,體現(xiàn)在此次“新國標”中明確將體質狀況納入學生升學和學??荚u體系。各大中小學均要按"新國標"測評后為每位學生建立“健康檔案”。
小學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列入學生成長記錄或素質報告書,初中以上學校列入學生檔案,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(yè)水平考試的重要指標和內容。體質健康測試情況還將作為高等學校學生評優(yōu)評先、畢業(yè)考核或者升學的重要依據。
記者 田文薈
揚州網-揚州時報--
身高體重也算分 太胖太瘦難及格(圖)